潤滑油技術術語表
- 粘度(Viscosity): 液體流動時內摩擦力的量度。
- 動態粘度(Dynamic Viscosity): 表示液體在一定剪切應力下流動時內摩擦力的量度。在國際單位制(SI)中以帕.秒(Pa.s)表示。
- 運動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表示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流動時內摩擦力的量度。其值為相同溫度下液體流動的動力粘度與其密度之比。在國際單位制(SI)中以平方米/秒(m2/s)或平方毫米/秒(mm2/s)表示。
- 表觀粘度(Apparent Viscosity): 表示非牛頓液體流動時的內摩擦特征所采用的術語。亦稱相似粘度。
- 粘溫系數(Viscosity-temperature Coefficient): 評價潤滑油在規定溫度范圍內粘溫性的一個計算值。粘溫系數小,表示油品粘度隨溫度變化較小。
- 粘度指數(Viscosity Index): 表示油品粘度隨溫度變化這個特性的一個約定量值。粘度指數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隨溫度變化小。
- 傾點(Pour Point): 在規定條件下,被冷卻的試樣能流動的最低溫度,以攝氏度(℃)表示。
- 凝點(Solidification Point): 試樣在規定條件下冷卻至停止移動時的最高溫度,以℃表示。
- 機械雜質(Mechanical Impurities): 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規定溶劑的雜質。
- ?苯胺點(Aniline Point): 油品在規定條件下和等體積的苯胺完全混溶時的最低溫度,以℃表示。
- 閃點(Flash Point) : 在規定條件下,加熱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氣組成的混合物與火焰接觸發生瞬間閃火時的最低溫度,以℃表示。根據所用測定器的不同,可分為閉口閃點和開口閃點。
- 燃點(Fire Point) : 在規定條件下,當火焰靠近油品表面的油氣和空氣混合物時即會著火并持續燃燒至規定時間所需的最低溫度,以℃表示。
- 色度(Colourity) 在規定條件下,油品顏色接近于某一號標準色板(色液)的顏色時所測的結果。
- ?濁點(Cloud Point) : 在規定條件下,清晰的液體石油產品由于蠟晶體的出現而呈霧狀或渾濁時的溫度,以℃表示。
- 酸值(Acid Number) : 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質所需的氫氧化鉀毫克數,以mgKOH/g油表示。
- 酸度(Acidity) : 中和100ml油品中的酸性物質所需的氫氧化鉀的克數,以mgKOH/100mL油表示。
- ?中和值(Neutralization Value) : 油品的酸值和堿值的習慣統稱。油品酸堿性的量度。以中和一定重量的油品所需之堿或酸的相當量來表示的數值。
- 水分(Water Content) : 存在于油品中的水含量。
- 灰分(Ash Content) : 在規定條件下,油品被碳化后的殘留物經煅燒所得的無機物,以重量百分數表示。
- 殘炭(Carbon Residue) : 在規定條件下,油品在裂解中所形成的殘留物,以重量百分數表示。
- 熱穩定性(Thermal Stability) : 油品抵抗熱影響,而保持其性質不發生永久變化的能力。
- 氧化穩定性(Oxidation Stability) : 油品抵抗大氣(或氧氣)的作用保持其性質不發生永久變化的能力。
- 剪切穩定性(Shear Stability) : 油品抵抗剪切作用,保持其粘度和與粘度有關的性質不變的能力。
- 乳化性(Emulsibility) : 油品和水形成乳化液的能力。
- 破乳化性(Demulsibility) : 油品和水形成的乳化液分為兩層的能力。
- 水混溶性(Water Miscibility) 油品和水形成溶液或穩定分散體的能力。
- 潤滑劑相容性(Lubricant Compatibility) : 兩種或幾種潤滑劑按任意比例混合而在使用和貯存中不產生有害效應的能力。
- 析氣性(Gassing Properties):電器用油在高壓電場下,烴分子發生化學變化時放出或吸收氣體的性能。
- 密封適應性(Seal Compatibility):彈性密封體經受油品(主要指液壓軸)接觸對其尺寸和機械性能影響的程度和適應能力。
- ?起泡性(Foaming Characteristics) : 指油品生成泡沫的趨向以及生成泡沫的穩定性能。
- 潤滑劑承載能力(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Lubricant) : 在規定條件下的實驗系統中,運動接觸表面的潤滑劑可承受的最大負荷,以牛頓(N)表示。
- 最大無卡咬負荷(Maximum Nonseizure Load or Last Noseizure Load) : 用四球法測定潤滑劑極壓性能時,在規定條件下,不發生卡咬的最高負荷,以牛頓(或公斤)表示。
- OK值(最大合用值)(OK Value) : 用梯姆肯法測定潤滑劑承壓能力過程中,沒有引起刮傷或卡咬時所加負荷的最大值,以牛頓(N)表示。
- 四球法(Four-ball Method) : 以一個轉動球壓住三個固定球浸在試樣中運轉為其特征的四球實驗機測定潤滑劑極壓和磨損性能的試驗方法。
- 鐵姆肯法(Timken Method) : 借助梯姆肯極壓試驗機測定極壓齒輪潤滑劑承壓能力、抗摩擦和抗磨損性能的試驗方法。
- 腐蝕試驗(Corrosion Test):在規定條件下測試油品對金屬的腐蝕作用的試驗。
- 銅片試驗(Copper Strip Test):在規定條件下測試油品對銅的腐蝕趨向的試驗。
- 起泡性試驗(Foaming Characteristics Test) : 在規定條件下,往試樣中吹氣后測定其殘留泡沫毫升數以估計油品起泡性的試驗。
- ?葉片泵試驗(Vane Pump Test) : 在規定條件下使試樣(主要是液壓油)流經標準的旋轉葉片泵(如Vickers泵、Dension泵)至規定時間后,根據定子和葉片的重量損失或其他異常現象的觀測結果,評定油品磨損特性的試驗。
- 齒輪臺架試驗(Gear Test) : 在規定條件下,應用齒輪試驗臺架如CRC L-19、L-20、L-37及L-42等評價齒輪油試樣的抗擦傷能力、沉積物、軸承失重、齒輪磨損等狀況。
- 齒輪潤滑劑承載能力試驗(Load-carrying Capacity Testing of Gear Lubricant):在規定條件下,應用齒輪試驗機如CL-100、FZG等齒輪試驗機評價油試樣的相對承載能力。
- 汽油機油MS程序試驗(MS Engine Test Sequence for Evaluating Gasoline Engine Oil):美國石油學會(API)、材料試驗學會(ASTM)、汽車行業和石油行業在總結過去汽油機油行車試驗的基礎上,提出的一整套汽油機油的最殘酷(Most Severe) 程序試驗。這個程序試驗采用全尺寸內燃機臺架,模擬實際的行車工況和試驗條件評定汽油機油的低溫及高速擦傷、高溫氧化、低溫銹蝕、低溫油泥等綜合性能。
- ?法萊克斯法(Falex Method):以一個轉動的銷和固定的V形塊為其試樣特征的法萊克斯試驗機測定潤滑劑的承載能力與磨損性能的實驗方法。
- 油泥(Sludge):油中具有形成沉淀物傾向的固體物質和液體物質的聚集體。
- 發動機油泥(Engine Sludge) : 發動機油和燃料在使用中形成的、沉積于內燃機燃燒空間外的發動機部件上的不溶物,其中也可能含有水。
- ?皮碗實驗(Rubber Bowl Test) : 在規定條件下,借助與試樣接觸的橡膠皮碗的形、量變化程度來估計剎車液在使用中對橡膠影響的實驗。
- API密度(API Gravity) : 美國石油學會用來表示油品重度的一種約定尺度。
- 抗燃性測試(Fire Resistance Test) : 在規定條件下,測定難燃油品(液)難燃性的實驗。
- 臺架實驗(Bench Test) : 將試樣放在試驗室內能代表使用的設備中進行運轉,根據運轉情況和所得的結果來評價油品的使用特性的試驗室實驗。
- 使用試驗(Servic Test): 將試樣置于使用的機械上,根據不同的工況、環境條件下進行一定作業時間或一定行程的結果來評價油品使用性能的實驗。
- 道路實驗(Road Test): 采用車輛在公路上或者底盤功率計上進行實際行車,以確定燃料或潤滑劑實用性的試驗。按這種方法測定的辛烷值稱為道路辛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