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的生態毒性及其分級  

水蚤

LC50/EC50生態毒性測試

生態毒性是指潤滑油在生態環境當中對某些有機生體所造成的毒性影響。由于在實驗室內不可能把所有的野生生物都用來進行毒性研究,所以通常的做法是選取各種標準的物種(在生物鏈中代表著不同級別的物種),來對潤滑油的生態毒性進行評價。對水生生物的魚、水蚤、海藻和菌類都是相關的實驗有機體,并且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已制定了標準的試驗方法。生態毒性可分為兩組,一組是急性實驗,評估高濃度下,短時間內潤滑油的生態毒性,評價指標是LC50及其相應參數EC50。另一組是慢性實驗,慢性實驗評價的是潤滑油在亞致死濃度下,長期的影響結果。評價指標是無觀測影響濃度(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 = NOEC)。潤滑油的生態毒性分級主要是根據急性實驗結果。如果一種潤滑油很容易生物降解且急性生態毒性數據沒有顯示出生態毒性的增加,就沒有必要再進行費時、費力的慢性生態毒性實驗。?根據EPA環保署對于環境可接受潤滑油EAL的定義,其LC50濃度必須大于1000mg/L。

LC50即半數致死濃度,即能使一群動物在接觸外源化學物一定時間(一般固定為2~4小時)后并在一定觀察期限內(一般為14小時)死亡50%所需的濃度。一般以mg/m3表示空氣中的外源化學物濃度,以mg/L表示水中的外源化學物濃度。在測定某種毒物的半致死濃度(semilethal concentration,LC50)時,經常用到四個指標,分別是24小時半數致死濃度24h LC50;48小時半數致死濃度48h LC50;72小時半數致死濃度72h LC50;96小時半數致死濃度96h LC50。

水生毒性定義為研究化學物質對水生物種的影響,通常在代表三個營養級的生物體上確定,即脊椎動物(魚類)、無脊椎動物(甲殼類動物如水蚤)和植物(藻類)。

對魚類的急性毒性(96 小時,LC50 以 mg/l 為單位):急性毒性表示為中位致死濃度 (LC 50),即在連續暴露期間殺死 50% 測試批次魚的水中濃度這通常是 96 小時。

水蚤

對水蚤的急性毒性(48 小時,以 mg/l 為單位的 EC50):急性毒性表示為固定化的中位有效濃度 (EC 50)。這是在通常為 48 小時的連續暴露期間內固定測試批次中 50% 的水蚤的濃度。

藻類

對藻類的急性毒性(72-96 小時,EC50 以 mg/l 為單位):EC50 是測試物質的濃度,在 72 小時暴露內,相對于對照,其導致生長 (EbC50) 或生長速率 (ErC50) 降低 50% .

環境可接受潤滑油EAL的更多測試信息: 

ASTM D-6046 Environmental Impact  Classification of Lubricant Tests潤滑油環境負擔分級測試

OECD 201 Alga, Growth Inhibition Test藻類生長測試

OECD 202 Daphnia, Immobilization and Reproduction Test 水蚤固定和生殖測試

OECD 203 Fish, Acute Toxicity Test魚類急性毒性測試

EPA560/6-82-002, Sections EG-9 and ES-6

Enviornmentally Acceptable Lubricants. US EPA, November 2011

Enviornmentally Acceptable Lubricants. US EPA, 28 Febuary 1999